你的位置:首页 > 文章新闻 > 重要文章

星星之火 已然燎原

2018/9/19 20:44:48      点击:
      全国上官(官)姓氏文化研究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从局地的寻根问祖到全局性的宗谱接续和数据库的建设;从少数宗亲奔走努力到QQ群、微信群的建立;从文化研究论文的零星分散发表到研究成果结集成书问世;从一地一事的联谊活动到全国性的六次大会的召开;从地域性的联谊会、理事会的建立到全国协调组的成立;从渑池寻亲到邵武探源,从龙港聚会到安溪交流,从长汀秋祭到鹰潭盛会,使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由单一的分散研讨,逐步地推向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从秦川到岭南,从荆楚到深圳,从内地到海南,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从大陆到台湾,从国内到馬来西亚,地不分南北内外,人不论老少中青,凡有族人聚居的地方,只要得到讯息,广大宗亲都会以各种方式踊跃参与,积极派岀代表参加全国性的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化研究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十年的活动是广泛的,十年的经验是丰富的,十年的成果更是丰硕的!
      全国性的上官(官)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始于2005年,是网络媒体逐步地把广大宗亲联络起來。当年,先是贵州宗?亲建立了本家族第一个网络QQ群,接着江苏、湖北、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的宗亲也相继运用网络传媒,加入QQ群,开展学习交流,共同研讨家族历史文化。2006年8月,江苏、湖北、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宗亲发起成立了“全国上官家族编辑宗谱工作筹备小组”,同时提出了统一修编宗谱的建议意见和建立上官家族族谱数据库的思路;同年9月建立了上官家族网站,并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网站管理办法,保障网站依法运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打破了千年沉寂,吹响了“天下上官联合起来”的号角,为上官(官)姓氏文化研究开启了历史之先河。
      2007年5月,在湖北、浙江宗亲的提议下,全国各地40余位宗亲组成“上官仪墓地考察团”,于“五一”节期间到河南渑池考察,受到渑池宗亲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考察团”和渑池理事会共同提议,就地举办首届上官姓氏文化研讨会,并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4月,渑池宗亲再一次勇于担当,在宗亲理事会的精心组织下,承办召开了纪念上官仪诞辰1400周年暨第二届全国上官姓氏文化研讨会,参会宗亲达一百多人,并特邀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翔南、副会长石小生等当地有关领导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预期效果。渑池举办的这两届会议,推动了全国上官(官)家族大联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渑池宗亲为此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他们还积极筹划和建设仪公纪念堂等等,这对全国上官(官)姓氏文化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信阳上官家族为了传承感恩文化,在发掘“司马光砸缸”历史典故中,获得被司马光救出的小伙伴叫上官尚光的史实资料后,改变建宗祠的传统做法,设计“信阳上官姓氏纪念馆”,体现了姓氏文化研究中推陈出新和传承创新的关系。
      福建邵武宗亲在第二届全国上官姓氏文化研讨会上,主动提出承办第三届研讨会。他们以先祖功徳为鞭策,敦亲缅祖,炫古颂今。在家族理亊会的带领下,全族动员,岀钱岀力,克服种种困难,于2009年9月,胜利承办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上官(官)姓氏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代表二百多人,其中有十来岁的少年、有八十多岁的长者,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缅怀家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灾难,引发族人的深思,推动文化的探讨。会议高举“天下上官是一家”的团结旗帜,和衷共济,开拓进取,创新业、谱新章成为共识。会议把各地宗亲文化研究成果汇编成集,广为传播,进一步把家族文化研究引向深入。
      2010年5月,浙江龙港宗亲胸怀似海,热情似火,承祖训、扬祖德,以恢弘的气派承办了第四届全国上官(官)姓氏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近五百多位宗亲欢聚在浙江东南沿海的龙港镇,交流探讨宗族文化,参观学习当地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沿着先祖自闽入浙的历史足迹,在后官村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本届会议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空前的,令人震撼、令人鼓舞。会议形成的文集,充分反映了各地宗亲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本届会议研究成立了“上官(官)姓氏?文化研究全国协调组”,推举上官世盘宗亲为协调组组长,选定了各省部分代表为副组长和办公室成员。从而有力解决了组织协调问题,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012年4月,全国协调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在世盘组长的主持下,经过充分讨论,民主协商,就一些主要问题形成共识。会议确定了“清源究本,加深亲情,弘扬文化,构建和谐,共谋发展,振兴中华”的24字宗旨、目标和精神,为家族文化研究和各项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明确了工作方向。所谓宗旨,就是“清源究本,弘扬文化,振兴中华”。这是主旨和核心所在,是方向性的指南,只有把握宗旨,才能不断前进。姓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从氏族文化开始,各氏族各部落所创造的文明,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例如家谱,它不仅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和弘扬本宗族的文化,也是在为发扬光大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为振兴中华做服务做贡献。所谓目标,就是“加深亲情,构建和谐,共谋发展”。这是文化研究的标的和目的,是共同努力的标的对象。开展文化研究和组织宗族活动,为了什么?就是要传承历史,开拓未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发扬正能量,凝聚正气,联络感情,加强交流,沟通信息,加深宗亲族亲和姓氏与姓氏之间的感情,响应政府号召,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共谋事业发展努力做出贡献。精神是无形的力量,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种精神,才能坚定前行。24个字集中反映和充分体现了弘扬、和谐、发展的精神。弘扬就是要坚持科学、传承和创新,和谐就是要坚持亲情和团结,发展就是要共商共谋民生大计而努力拼搏。这些都是落实宗旨、完成目标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精神。这次会议还确定设立协调组常务副组长三名,明确了分工职责;会议同意协调组不设办公室,新设立联络信息部、策划动员部、文化研究部等三个部门。同时确定“上官家族网站”是代表全国协调组的家族网站,并研究通过了八章二十条的“上官家族网站”暂行管理办法。 

      全国协调组工作会议后,福建安溪县福春上官宗亲,为承办全国第五届上官(官)姓氏文化研讨会,多方筹划,进行不懈的努力。福春是福建上官姓氏人口最为集中的居住地。福建全省上官(官)姓氏宗亲总人口在六万人左右,而现在聚居在安溪福春的就有一万多人。历史上从福春迁徙到永春、永安、罗源、江西,远至马来西亚等地的宗亲,人口也有相当之多,他们在居住地都发展得很好。福春广大宗亲为了承办好全国性的会议,他们一方面筹措资金,一方面精心研究 安排会议内容,把文化研究和企业论坛结合起来,把会议主题定为“文化经济融合,团结和谐共进”,更好地弘扬家族历史文化,近现代文化,华侨文化,企业文化,茶业文化,以期推动家族文化研究和家族企业共同发展。会议于2013年11月,在中国茶都安溪县城召开,全国近六百多人岀席会议。这届会议把家族文化和家族企业融合进行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广大宗亲在家族理事会和联谊活动的实践中形成的共识。不言而喻,文化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实践证明,只有以经济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去研究家族文化,才能使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发展,才能使研究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这届会议形成的“文集”,集广大宗亲对家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市场文化、华侨文化研究之大成,内涵较为深刻,外延很有见解,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时代的创新,是一部承前启后之作,这部文集,经多位宗亲之手,目前已传播到?台湾、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宗亲侨亲侨胞之中。五届会议期间,全国协调组在安溪召开了常务会议。经研究决定,协调组内设机构和人员组成作了调整。将原策划动员部更名为策划宣传部,原文化研究部更名为历史文化研究部,联络信息部不变。并对三个部的领导成员做了必要的调整和充实。 

      2013年8、9月间,陕西省考古学院在咸阳发掘了唐昭容上官氏(上官婉儿)墓地,引起学者和社会公众以及当地政府的普遍关注。全国协调组也十分关心,在安溪会议期间与会宗亲反映强烈,要求当地政府要做为历史文物古迹予以保护。会后,世盘组长在京与国家文物部门进行沟通,反映民间意愿和建议。经过考古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努力,在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现在已将墓地建成遗址公园,冠名“唐昭容上官氏公园”,供游人凭吊参观。
      2014年9月,全国协调组在長汀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福建长汀宗亲理亊会承办、全国协调组常务小组主持召开。岀席会议的有全国协调组正副组长,信息联络部、策划宣传部、历史文化研究部正副部长,江西鹰潭,广东韶关,河南渑池,湖北荆门,福建、浙江、北京等省市宗亲代表共38人。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探讨研究今后工作方向。代表们参观了革命老区建设,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参加了汀州八县150多位宗亲举行的秋分祭祖活动。会议听取了世盘组长的工作报告,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全国协调组成立以来,在世盘将军的主持下,经过大家的努力,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大家特别強调指出,全国协调组是一个架构很大,实力很小,没有活动经费,没有办事机构的松散型的组织。全靠广大宗亲的自觉参与和各地宗亲理事会、联谊会努力工作,全靠协调组各部门骨干力量的无偿操劳和无私奉献,全靠世盘将军个人的担当和亲和力、政治责任感和高超的工作技能,运用协调型的机制,自觉型的工作,独立型的运作,渐进型的落实,不断取得累积型的成果。所以说,我们的工作能有今天这种局面是来之不易的,全体族人都要共同珍惜,共勉前进!
      2016年5月,第六届全国上官(官)姓氏文化研讨会在江西鷹潭召开,江西宗亲特别是鹰潭宗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专门成立了会议筹备委员会,认真做好各方协调,加强组织,精心策划,筹措资金,周到安排,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八百多人的会议,迎得进来、送得岀去,吃住行方便安全,大会套小会有序进行,有条不紊,热烈隆重,给广大宗亲留下深刻的印象。会议形成的文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介绍了江西尤其是鹰潭“十三官”宗亲,为囯家建设无私奉献,为家乡发展勇于拼搏,在改革开放中艰苦努力的业绩,也体现了全国各地广大宗亲新的阶段性文化研究的成果。这届会议以“加深文化研究,促进全面发展”为主题,对姓氏文化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髙要求。会议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用动态思维和发展眼光,进一步加深对家族姓氏文化的研究,在新的研究起点上,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传统,面向未来,把传承家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引导大家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把姓氏文化研究搞活,让研究工作充满活力,促进研究工作全面发展;要继续扎实地做好家族谱牒的续修完善,接续宗亲各支系的繁衍发展脉络,逐步形成完整的家谱族谱,并充实族谱数据库;要加强对家规族训文化的研究。家规族训是家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我们要深入挖掘家规族训的文化内涵,赋予新时代的精神活力,以训诫子孙后代担当起个人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义务。使传统的家规族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推动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要把家族文化研究和推动经济发展相融合,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家族企业和当地经济繁荣昌盛。这次会上还重点宣扬了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官东的光荣亊迹。官东,安徽宣城宁国人,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2015年在参加“东方之星”客轮抢险救援中,不顧个人安危,多次潜水救出两名幸存者,荣获一等功,受到李克強总理高度赞扬。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授予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并光荣当选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这是一位从上官家族走岀去的“90后”的优秀年轻人,本届会议大力宣传官东先进事迹,旨在更好地推动良好的家风族风的传承、建设和发展。
      十年来,各地家族理事会、联谊会、家族分支机构和协调组三个部门等,除了参与全国性的活动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江西、海南、河南、福建、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市的家族,特别是深圳、常州、遵义、云和、荆门、恩施、十堰、桃源、桑植、普宁、韶关、始兴、博白、廉江、平远、龙港、丽水、缙云、邵武、光泽、长桐安溪、宁化、诏安、上杭、连城、武平等等地方的宗亲,立足当地,胸怀全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深入开展文化研究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果。韶关的春祭、汀州八县的秋祭、普宁和诏安的祭祖活动,不仅规模大,而且仪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简化和创新,体现了孝敬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特征。普宁和诏安的祭祖活动,台湾宗亲和马来西亚侨亲都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返乡参加。光泽理事会前后用了三年时间,发掘整理编辑了《福建光泽上官文化》,全书90多万字,图文并茂,资料详实,为姓氏文化研究做出了一大贡献。邵武理事会将历史上38位上官祖宗名人画像汇编成《上官氏历史名人画像册》,于2013年5月印刷出版,今年又着手搜集整理汇编“邵武上官进士名人”,年内有望成书岀版。上述种种都说明,姓氏文化研究正逐步地向高层次多领域拓展。
      历史文化研究部,于2014年清明之际,在渑池召开了有六十多人参加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对今后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并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纪录片“巾国宰相”做了许多重要工作。邵武家族理事会也积极配合,为中央电视台在实地拍摄提供资料和工作条件。
     策划宣传部,建立了上官企业家论坛微信群和上官商学院。坚持每个星期六晚上有一位企业家演讲,目前有几百位企业家积极参与。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经验的好平台,是发展我们家族企业的商学院,是推动和培养更多家族企业发展、经营行家理手的好地方。
      信息联络部,努力拓展对海内外宗亲的联系,逐步摸清了广大宗亲分布情况和聚居地区。加强家族网站的管理和建设,不断开通网络服务功能。目前网站已有家谱游览功能、音视频播放功能、活动图片游览功能、中英文和地方方言语音播放功能。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发展条件。
      2016年6月,由协调组常务副组长上官信领队,信息联络部和策划宣传部牵头,由湖北、江苏、陕西、河南、广东、浙江等地宗亲组成考察组,对上官桀、上官皇后、上官婉儿等墓地实地考察。他们用六天时间,先后走访了茂陵博物馆老馆长王志桀研究员和当地村主任、知情人士,对1~5号墓和霍光墓、上官皇后墓、上官婉儿墓进行了实地拍照、测量、经纬度定位,对周围村庄、建筑、环境做详细考察,到省.市、县考古单位査阅了考古报告和西汉文史资料记载,拜访和咨询了考古、勘探单位和专家。收获很大,得益匪浅,为今后加深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十年来文化研究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上官(官)姓氏族人之所以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族人对本家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广大族人都比较自觉地把孝敬这一宗族文化的根本,予以传承和发扬。以孝为根、以敬为本,慎终追远,努力奋斗,共同发展。这一宗族文化不仅是上官(官)姓氏族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道德的遗产,应当予以弘扬光大。十年来,文化研究的历程还告诉我们,姓氏文化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锲而不舍,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好。全体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敦亲睦族,以孝敬为本,讲和谐、讲团结、讲奉献,胸怀全局,忠诚守信,敢于担当,发扬传统,开拓未来。当今正值和平盛世,我们在继承先祖优秀品德之时,更当修身立徳,常怀感恩之心,常举报恩之力,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社会进步、国家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



            (福建上官姓氏文化研究协调组供稿)